为扎实做好急需保护非遗代表性项目人才培养,推动急需保护非遗代表性项目有序传承,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实施非遗“种子计划”,委托省戏剧学校开展2025-2028年表演类非遗人才培养工作,开设江苏省首届急需保护非遗代表性项目三年制中专委培班。
近日,江苏省急需保护非遗代表性项目委培班开班仪式在江苏省戏剧学校举行。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省非遗保护协会、省戏剧学校等相关领导、嘉宾出席仪式,与25名非遗“种子班”师生代表、各委培单位代表共同见证这一非遗传承的重要时刻。
本次“种子计划”聚焦首批江苏省急需保护非遗代表性项目,精准遴选木偶戏、童子戏、淮红戏、扬州道情、泓口丝弦、扬州民歌、南京评话等七个传统戏剧、曲艺、传统音乐类项目,分为2个专业(戏曲表演、戏曲音乐)进行招生,得到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学宫旅游有限公司钞库街分公司、溧阳市锡剧团、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人民政府、扬州市文化馆、沭阳县淮海剧团演出有限公司等多家单位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经意向摸底、笔试、面试等环节,确定2025-2028年江苏省急需保护非遗代表性项目三年制中专委培班共招收25名初中毕业生,其中戏曲表演15名、戏曲音乐10名。
委培班由省文旅厅、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共同出资开设。仪式现场,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向委培班捐赠资金,为非遗“种子”的破土而出浇灌希望。省妇女儿童福利基金会、省非遗保护协会共同为“江苏省非遗人才培养基地”揭牌,标志着学校正式成为江苏省急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委培班的成长摇篮。
本次委培班不仅是江苏非遗保护的一次创新实践,更是“精准育人”理念的生动体现。通过整合政府资源、社会力量与专业院校,探索出了一条非遗传承新路径。随着这批“非遗种子”的成长,江苏一批濒危传统艺术有望焕发新生,为建设文化强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张楠
校对胡妍璐河南配资公司
实盘配资开户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